
物料百科|大甲藺〈纖維工藝〉
物種 莎草科,水蔥屬 學名 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別名 苑裡藺 產地 台灣特有種。原產地:台中大甲、苗栗苑裡 纖維種類 莖稈纖維 纖維形態 條狀三稜形 纖維色澤 米白到淺黃 纖維特性 耐磨、強韌、吸濕 什麼是大甲藺? 大甲藺是藺草編織的代表原料。它是莎草科挺水草本,其特徵是長在水中的一根根呈三稜形中空莖稈。這種…
物種 莎草科,水蔥屬 學名 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別名 苑裡藺 產地 台灣特有種。原產地:台中大甲、苗栗苑裡 纖維種類 莖稈纖維 纖維形態 條狀三稜形 纖維色澤 米白到淺黃 纖維特性 耐磨、強韌、吸濕 什麼是大甲藺? 大甲藺是藺草編織的代表原料。它是莎草科挺水草本,其特徵是長在水中的一根根呈三稜形中空莖稈。這種…
物種 棕櫚科,棕櫚屬 學名 Agave sisalana 別名 中國棕櫚、唐棕、線棕、山棕 產地 中國、日本、印度 纖維種類 棕櫚纖維 纖維來源 葉柄基部纖維 纖維色澤 粗糙的棕褐色、深褐色 纖維特性 粗硬、耐磨、耐濕、彈性低 什麼是棕櫚? 棕櫚的葉是棕櫚科掌狀複葉,其特徵是葉片與莖幹相連的葉柄基部寬大。當葉片從葉柄頂端長出新的…
始於史前時代,在日治時期以南投縣竹山鎮的「竹山器」達至外銷高峰。 台灣是一個盛產竹材的地方。根據2020年林務局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報告,整個台灣的竹林面積高達 183,330 公頃,竹材數量約 15.8 億枝。而台灣的竹材工藝,早在史前時期就開始了,當時的台灣原住民依靠剖竹製竹來自給自足,重視實用而非品質的製竹生活,…
屬種 剛竹屬 竹種 散生竹 別名 楠竹、毛竹、龜甲竹 產地 台灣南投、雲林、嘉義,中國南方 桿高 4 – 20(m) 直徑 10 – 20(cm) 節間長 5 – 40(cm) 桿肉厚 5 – 15(mm) 什麼是孟宗竹? 孟宗竹是一種以食用竹筍為目的經濟竹種。我們常說的「冬筍」與「春筍」指的都是孟宗竹之幼筍。在11-2月的冬…
屬種 剛竹屬 竹種 散生竹 別名 剛竹 產地 台灣特有種。中低海拔山區的南投、苗栗、新竹。 桿高 6 – 20(m) 直徑 5 – 15(cm) 節間長 20 – 30(cm) 桿肉厚 4 – 10(mm) 什麼是桂竹? 桂竹是一種製作「竹編工藝」的最佳材料。它比其他竹子的竹肉更薄、竹節間長達30公分,是一種彈性與韌性兼具的…
新 竹 縣 市 ── 當地工藝:蓪草紙、噴砂玻璃、掐絲螺鈿 新竹,古稱竹塹(ㄑㄧㄢˋ),其語源是:一,由於清代以前,這裡就住著平埔族-道卡斯族三社中的「竹塹社」;二,由於新竹早期佈滿「竹」林與天然的溝「塹」地形,而稱「竹塹」。 在清領時期的1727年(雍正5年),清朝將台灣的行政區域劃分為一府(台灣府)四縣(臺灣…
物種 天門冬科,藍舌龍屬 學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 別名 劍麻、菠蘿麻、衿麻 產地 熱帶、亞熱帶(巴西、東南亞、非洲) 纖維種類 葉脈纖維(又稱硬質纖維) 纖維來源 葉脈或葉鞘 纖維色澤 米白到淺黃 纖維特性 粗硬、耐拉扯、耐鹽鹼、耐腐蝕 什麼是瓊麻? 取自瓊麻葉片的維管束纖維為纖維來源,屬於葉脈纖維。這種纖維表…
物種 錦葵科,黃麻屬 學名 Corchorus capsularis Linn. 別名 絡麻、縈麻、麻薏、綠麻、muwa(阿美族語) 產地 印度、孟加拉、越南 0纖維種類 韌皮纖維(又稱莖皮纖維) 纖維來源 莖的韌皮部 纖維色澤 黃棕色(因而得名) 纖維特性 柔軟、纖維稍粗、吸濕性強 什麼是黃麻? 與亞麻、苧麻等麻類相比,屬最平價的天然纖維之一。…
物種 苧麻科,苧麻屬 學名 Boehmeria nivea 別名 白苧、線麻、紫麻 產地 中國長江流域、印度、台灣中南部如嘉義、雲林、台南 纖維種類 韌皮纖維(又稱莖皮纖維) 纖維來源 莖的韌皮部 纖維色澤 處理前(淡黃褐色)、處理後(銀白色) 纖維特性 纖維長而強韌、柔軟、光澤佳 什麼是苧麻? 苧麻是一種喜好陽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物種 棕櫚科,省藤屬 學名 Calamus formosanus Beccari 別名 臺灣黃藤、假黃藤、省藤、闊葉省藤、正藤、藤金藤、白藤 產地 台灣各地之低海拔原始林,苗栗、台中、南投、嘉義等地的中海拔闊葉林 纖維種類 藤莖結構纖維 纖維形態 條狀長纖維 纖維色澤 藤皮(淺黃色)、藤芯(象牙白) 纖維特性 藤皮(柔韌彈性佳)、藤芯(粗…